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|寧夏石嘴山產業(yè)扶貧進行時,移民一個月掙以前一年的錢 |
6月13日,寧夏石嘴山市。馬建建在扶貧車間恒達紡織廠包裝紗線。 中國日報石嘴山6月14日電(記者胡冬梅 趙伊夢 陳澤冰)今年39歲的馬建建正忙著在恒達紡織廠的扶貧車間織紗線,2012年從寧夏固原搬遷到石嘴山的移民安置點后,馬建建住在政府補貼的54平米的房子里,以前在老家種地年收入5000元,現(xiàn)在在車間里工作每個月就能賺4600元。 “我現(xiàn)在已經是小康了,一個月掙以前一年的錢?!瘪R建建說,現(xiàn)在就是要努力供家里的兩個孩子考上大學。 6月13日,寧夏石嘴山,一名工人在恒達紡織廠扶貧車間作業(yè)。(中國日報記者 陳澤冰 攝) 寧夏石嘴山市西依賀蘭山,東臨黃河水,近年來當?shù)刂Ξa業(yè)扶貧,通過發(fā)展輕工業(yè)、養(yǎng)殖業(yè)等帶動就業(yè),增加移民群眾收入。 恒達紡織的扶貧車間于2015年落戶石嘴山,填補了該市紡織產業(yè)空白,既解決了當?shù)匾泼窬蜆I(yè),又提高了家庭收入。自建廠以來,先后幫助解決勞務移民、失地農民、城鄉(xiāng)富余勞動力就業(yè)900余人次。恒達紡織的紗線主要用于高檔服裝的生產并銷往廣州、浙江等地。 6月13日,寧夏石嘴山市。楊曉剛在工人在扶貧車間恒達紡織廠包裝紗線。 24歲的楊曉剛家在固原市隆德縣,四年前來到扶貧車間打工,負責打包工作。原來在家里沒工作,現(xiàn)在月收入有4000多。他靠在工廠打工幫助家里還清了蓋房欠下的十幾萬?!皰甑藉X想買車、買樓房,這都是很正常的?!睏顣詣傉f,從今年開始要攢錢買房娶媳婦。 6月13日,寧夏石嘴山市海燕村,一名員工在湖羊純繁科技園查看羊舍。(中國日報記者 陳澤冰 攝) 石嘴山市海燕村作為生態(tài)移民安置地,著力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扶貧,已經投資2233萬元建成了占地面積60000余平米、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達5000只羊的良種繁育基地。采取“企業(yè)+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發(fā)放扶貧貸款600萬元,組織1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,向湖羊純繁科技園托管湖羊3000只。 據(jù)海燕村黨委書記何鵬介紹,村民每年可以通過金融扶貧貸款購買每只2000元的母羊共15只,交由企業(yè)托管,同時可以享受800元的國家補貼、幫扶單位的5000元補助以及企業(yè)每只150元的分紅。 6月13日,寧夏石嘴山市海燕村,當?shù)卮迕裨跐欭埌b公司扶貧車間工作。(中國日報記者 陳澤冰 攝) 海燕村產業(yè)扶貧投資1372.3萬元建成了3個面積各1000平米的扶貧車間,投入380萬元新建了3000平米的編織袋加工車間,引進潤龍包裝等企業(yè),穩(wěn)定就業(yè)160余人,其中建檔立卡戶40余人,年人均收入達3萬元以上。待生產線全部裝配完成后,預計可安置就業(yè)500人。 64歲的馬德英原來在家里種地,好年景的時候,莊稼能掙5000元,差的時候能能掙2000元?,F(xiàn)在她和丈夫楊世清一起在海燕村潤龍包裝公司的扶貧車間上班,做包裝化學材料的袋子,每件四分錢,一個月兩人能掙2500元左右?!艾F(xiàn)在變化大,國家對老年人太好了。”馬德英感慨道。 來源:中國日報網 |
相關文章 |